400 180 6780

ENGLISH
微课

Micro Video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成长 >> 微课
畏难,怎么办?

来源: 本站 发布时间:2023-02-10

畏难,怎么办?

原创 润泽园 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 2023-02-10 04:45 发表于北京

1.png


畏难,怎么办?音频:00:0007:53


01


孩子的成长,是父母心头最深的牵挂。


但是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做父母的,总会遇到一些令自己措手不及的难题。比如,有一位妈妈就讲出了她的忧愁:


“孩子10岁了,我发现他性格似乎有些怯懦。害怕失败,害怕犯错,害怕被批评,做事情畏畏缩缩。我想帮他走出来,变得自信一点,给他报了一些培养自信心的夏令营,可是收效甚微。


前段时间我自己静思,才发现根源好像不在孩子那里,而是在我这里……我想起自己在工作当中,也是怕犯错,畏难情绪重,不敢去接触自己不擅长的事情。我总有一个念头,‘不做就不会错’,因此让自己错失了很多机会。


此前不觉得自己必须要改,可看到孩子怯怯的眼神,我的心感到一阵隐痛,作为母亲,我不能不成长了。但是,我应该如何突破这个行为模式,才能带动孩子的改变呢?”


02


十岁的孩子,正处在引导他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。


所以,作为父母,我们能否真诚而有智慧地引导孩子成长,至关重要。


假设一个场景。如果孩子考试了,成绩很好,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夸奖他呢?


一些家长,会夸奖孩子的那个成绩、成果。“哎呀,考了100分,孩子你真聪明,真听话!”“你看,你成绩在全班都是排前三名的,很好,值得奖励!”


这样夸奖的结果是什么呢?


就是孩子从此知道了他很聪明,别人都认为他聪明,于是,他开始害怕别人某一天不说他聪明,他开始害怕失败,他担心一旦考到第四第五名的时候,爸爸妈妈可能就会对他失望了。


所以,父母对“结果”的这份认可,反而成了孩子莫大的心理负担。在孩子的起心动念里,他开始给自己背上包袱,深怕哪一天成绩考得不好,那个后果他难以承担。


所以,他慢慢变得害怕冒险,遇到挑战就会退缩,不敢突破自己,固步自封,因为他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。这就是我们作为家长,培养了孩子的“固定式思维”。


那如何培养孩子不怕失败的心,培养孩子的“成长型思维”呢?


不仅是赞美他的结果,更重要的是,去鼓励他的成长、鼓励他的努力


2.jpg


比如,可以对他说:“孩子,你真棒!你今天做的努力很好!你又改正了一个错误!”或者赞扬他,“你今天又探索了一个新的未知的方向,你今天的这个解题又有了新的思路,爸爸妈妈为你点赞!”


鼓励孩子的努力,为他努力的过程点赞,而不是仅仅表扬他最终呈现的结果。


如此,孩子便可慢慢培养起一种“成长型思维”,他可以不断地突破自己,变得更愿意尝试、愿意面对挑战,也有自信和力量去承担犯错给他带来的那份压力。


所以,作为父母亲,我们可以用一些智慧的方法护航孩子的成长。


03


同时,我们要看到:孩子是望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。


想要孩子突破“畏难”的行为模式,我们首先要在自己这里用功。


我们许多人都有“畏难”的心理,怕犯错怕失败,看见难题绕着走,这是人之常情,也是一种行为模式。而这个行为模式背后,通常是自己的某种认知。


例如,有些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是:


“这个世界不安全,别人总会伤害我,所以我害怕,我要保护自己。”


怀抱着这个认知,我们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,就会有一份不好宣之于口的提防感,内心总担心别人可能会贬低自己、伤害自己。


所以,不管做什么,首先要给自己套上一个壳子,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,同时也跟他人保持一份距离感,似乎如此就不会被伤害。


但这个认知又是从何而来呢?


再往深处追溯,这个认知可能来源于童年。比如,若是童年时缺乏关爱,我们内心便会遗留有一份不安全感。即便在长大成人后,这份不安全感依然主宰着我们的人生,最终体现为做事怕犯错、畏难等行为模式。


所以,行为模式的根源,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认知。唯有回到内心深处,解决这个认知的问题,外在的行为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地自然转变。


其实,这位同仁观照到了自己的行为模式,已经是非常可贵的收获。接下来,为了突破这个行为模式,我们可以去做很重要的一件事,那就是:


继续不断地训练自己,让自己的观照能力越来越敏锐。


做事升起畏难心的时候,马上观照到,“哎,我怎么又有这个想法了呢?这个想法怎么又出来了呢?”日积月累,我们慢慢就会感悟到,三天两头经常出现的某一类起心动念,它背后一定埋藏着一个特定的认知。


要顺藤摸瓜,把那个认知找出来,并且去看那个认知的源泉是什么、是怎样形成的,这样,我们就有可能把这个认知减轻甚至去除。


3.jpg


《道德经》告诉我们,去除“馀食赘行”,就是去除心上那些本来没有必要背负的、沉重的包袱,去除错误的认知,去除固定式思维,而后,用成长型思维随时突破自己、自我超越。


体会到这份成长的滋味,我们心中就会越来越有自信,进而,我们就可以呵护着孩子,一起走在一条成长的道路上。



在线咨询
在线留言
电话沟通
扫一扫

扫一扫

服务热线
400 180 6780

回到顶部